教育教学
课程设置
当前位置:首页  教育教学  课程设置

哈尔滨工业大学北极生态与环境课程体系(建设中)

课程建设目标:

北极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,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,大部分海域常年被冰层覆盖,晶莹的白雪和通彻的寒冰造就了神秘而又美丽的北极。当前,北极自然环境正经历快速变化。过去30多年间,北极地区温度上升,使北极夏季海冰持续减少,北极冰雪融化不仅导致北极自然环境变化,而且可能引发气候变暖加速、海平面上升、极端天气现象增多、生物多样性受损等全球性问题。北极冰雪融化可能对北极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。2018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《中国的北极政策》白皮书,我国将通过认识、保护、利用和参与北极的治理,致力于同各国一道,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,并且指出要加强北极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研究,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北极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,建立北极科普教育基地。

北极地区的生态与环境一直是国外关注的焦点,中国政府于2018126日,发表了《中国的北极政策》白皮书,指出要加强北极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研究,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北极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,建立北极科普教育基地。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,推动哈工大在北极生态与环境方面的影响力,以李一凡老师为带头人的教学团队,拟通过内部培养+外部引进的模式,利用北极环境与生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,引进北极大学联盟开设的北极课程,建设一批北极环境与生态相关的课程,以此支撑我校北极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体系,为我校培养北极高水平研究人才奠定基础,打造北极环境与生态领域教学基地。

课程体系简介:

为了更好的认识北极、保护北极,北极教学团队拟围绕北极生态系统、北极环境和资源、北极环境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、北极治理及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政策定位等几个重要方面,紧密联系北极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和研究案例,对北极生态环境研究进行进展和热点问题的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。拟开设的北极环境与生态类课程包括:北极生态环境导论、持久性有机化合物在北极多介质中的环境行为、北极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、北极环境污染与防控对策、北极环境污染调查与溯源、北极伦理、北极大气污染与远距离传输、全球能源使用与北极气候。